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南北两大稀土整合方案获批 整合号角奏响

发布时间:2014-08-06 08:52:22浏览:1208

  备受业界关注的组建稀土大集团方案终于获批.
  8月4日晚,厦门钨业、包钢稀土等公司发布公告称工信部已经原则同意稀土集团的组建方案.分析认为,全国性大稀土集团已经从方案进入实地操作,而两大稀土集团的组建将加快行业发展,提升资源的有效利用,而相关上市公司迎来重大利好,短期爆发可期.
  此前,国务院已通过了全国大型稀土集团组建"1+5"工作方案,明确北方包钢(集团)公司、中国五矿、中铝公司、赣州稀土、广东稀土和厦门钨业分别牵头进一步推进兼并重组,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而这6家企业也将拼接成中国稀土的新版图.
  二级市场已经于8月4日启动,周一稀土板块整体上扬,包钢稀土涨幅逼近7%,而厦门钨业涨近5%.

 

大集团奏响稀土整合号角
  厦门钨业昨日晚间公告显示,其将整合福建省现有(中国五矿除外)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及综合利用企业.厦门钨业将通过其下属的稀土事业部组建稀土集团.资料显示,五矿有色金属股份为厦门钨业第二大股东.
  包钢稀土公告则指出,母公司将整合内蒙古全部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综合利用企业以及甘肃稀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以包钢稀土为主体,组建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方稀土还将通过市场化运作,采取控(参)股或股权置换等方式,明确股权关系,分期分批完成对内蒙古自治区稀土企业、甘肃稀土集团以及其他区外稀土企业的整合重组,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稀土企业集团.
  根据此前国务院的大型稀土集团组建"1+5"工作方案,分析普遍认为将此次两大稀土集团的整合视为稀土整合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而根据厦门钨业和包钢稀土披露的时间表,大稀土集团将在2014年年底前完成全部的整合工作.这也就意味着,相关企业在今年剩下的4个月内将出现大规模的资产整合.
  还有一个背景也值得关注,WTO对稀土管制案的仲裁结果将于本周四出台,而业内普遍预期中国败诉的可能性高达90%,而由此,中国将于2015年取消稀土出口配额并降低关税,从目前来看,国内稀土现货价格低于国外市场,而取消配额并降低关税或导致稀土资源廉价流失,分析认为,此次稀土大集团的组建对于提高我国维护稀土产品定价权也有利.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稀土集团组建将直接扩大上市公司的体量.以厦门钨业为例,广发证券指出,厦门钨业新组建的稀土集团将对福建省内稀土资源及冶炼分离产能进行整合.而福建省是我国南方中重稀土主要资源地之一.根据相关资料,福建省中重稀土矿产(我国优势矿种)资源远景储量近百万吨,目前拥有中重稀土开采配额约2000 吨/年,合法市场占有率为11.17%.因此,方案获批后,未来上市公司有望获得新增开采权证、开采指标、冶炼分离指标和国家收储等政策倾斜,对企业盈利形成实质性利好.

 

稀土行业好消息连番而至
  而除此之外,稀土行业好消息不断.
  近期有媒体指,今年稀土收储已启动,收储数量和价格已经确定.其中,收储量与市场预期基本持平,收储价格较市场价格有所上浮.对此,分析人士表示,收储价格有望对低迷的稀土价格产生一定刺激作用.
  而8月7日到8月9日,第六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也将召开,作为我国稀土行业的顶级盛会,宁波韵升、银河磁体、广晟有色、科力远、厦门钨业等上市公司均会出席,大同证券分析师付永翀认为,稀土产业论坛将召开,或引发市场对于稀土行业相关个股的关注.
  二级市场上,自6月20日以来,稀土永磁板块已经持续上涨,期间累计涨幅达24.31%,而昨日板块指数也创下反弹以来新高,整体上涨3.79%,中科三环、有研新材等两只个股强势涨停,包钢稀土涨幅也逼近7%.
  而二季度以来,QFII等五大机构也将视线锁定在稀土永磁概念股上,根据统计,截至8月4日,五大机构共计持有20只稀土永磁概念股.
  分析认为,随着大集团组建利好浮出水面以及最新的收储也基本敲定,如果现货价格不出现大跌,稀土板块年内还有上涨的机会.
  不过大同证券分析师仍提示,未来需要关注的是,一旦最终稀土收储低于预期,以及打私效果不理想的话,稀土产业转暖态势可能出现一定的延迟,基本面复苏或低于预期.相关个股的表现机会或有所折扣.

 

 


上一篇:京津冀大气污染限期治理方案印发 下一篇: 今年计划改造棚户区470万户以上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隐私与安全 | 企业清欠账款投诉 | 举报邮箱与电话 | 国资央企违反八项规定举报 | 防范打击假冒国企举报电话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40号东方金融大厦1002-1012 电话:020-29103788 传真:020-29103789 版权所有02012 中煤江南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煤炭地质局)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2335号 粤ICP备11081852号    粤ICP备150243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