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8-04 08:51:19浏览:1291
环保部日前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决定,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开展电力、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行动。业内分析认为,上述消息将对脱硫脱硝、工业除尘等环保类个股有带动作用。
《方案》决定,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行动总体要求为,按照“分业施策、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快推进四个行业大气污染治理,限期完成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建设,大幅度减少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有效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492家企业、777条生产线或机组全部建成满足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的治污工程,设施建设运行和污染物去除效率达到国家有关规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均较2013年下降30%以上。
具体来看,一是要加快火电企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二是抓紧钢铁企业脱硫除尘设施建设,三是加大水泥企业脱硝除尘改造力度,四是推进平板玻璃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五是加强环保监控设施建设。
为保障任务落实到位,《方案》提出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措施、强化监督管理、严格考核问责等四项保障措施。《方案》还列举了四大行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名单。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国家和相关省市地区均不断出台相关政策,要求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去年9月,环保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住建部、国家能源局就联合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提出“经过五年努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