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站内搜索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中煤江南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煤炭地质局)党委不断深化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建提升,丰富品牌创建,升级服务层次,为企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创业动力、激发创新活力、锻造创造实力。
每年五六月份,我国华南地区隔三差五就会下一场滂沱大雨,因为临近端午节,所以被称为龙舟水。龙舟水十分猛烈,有人说那阵势像“神仙在倒洗澡水”。除了倒水,龙舟水还有“附赠品”——地质灾害。属于山地丘陵区的粤西、粤西北和粤北,地灾防御形势颇为严峻。 在今年龙舟水汛期,中煤江南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煤炭地质局)2名专家被征调入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与处置工作组,参与地灾防治调研指导和应急处理,在地灾防治中发挥央企“顶梁柱”“压舱石”作用。 “央企”的称号就是最大的社会责任。地灾防治、抗击疫情、扶贫帮困、保就业增岗位……这些,共同成为中煤江南彰显央企责任、体现央企担当的生动注脚。
拱北莲花万景城,曾装载着许多珠海人的回忆,这里是珠海最早的卡丁车地下商场,但自1998年便处于烂尾状态。如今,这里被拆除重建,规划为高端综合体——万菱环球中心,建成后将成为珠海市新的地标性建筑。 万菱项目是珠海市拆除难度最大、涉及工艺最复杂、拆除工况最特殊、交叉施工影响最大的改造项目,上一家施工单位在完成地下连续墙后,因无法完成工程桩、旧基坑拆除施工任务而放弃。而目前正在挑战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施工单位正是中煤江南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煤炭地质局)。
“在贵司的积极努力下,轨道交通十二号线勘察8标段顺利完成1733个钻孔勘察作业(占总布设孔洞1957个的88.55%),并提交14份详勘成果报告,为后续设计施工的稳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间,贵司仅用12天完成全部36个过江段钻孔,为后续地铁水上勘察施工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风起南海,潮涌珠江。 广东,是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地方,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战略地位突出。踏上这片热土,人们感受到的不只是速度与激情,更是对创新与品质的追求。
9月3日,当记者走进中煤江南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前海48亩基坑支护与桩基础工程项目部时,施工现场气温足有三十五六度,不到20分钟记者就已大汗淋漓,而对项目部来说,这已是家常便饭。项目施工如火如荼,高温也削减不掉工作的激情。 基坑面积28949平方米,深度5.1~10.4米,支护桩826根,工程桩578根,最大桩径2.6米,最深85米以上,60天完成产值1.7亿元……前海项目单月产值高、进度要求快、施工协调难度大,对年轻的项目建设者而言,承接这个体现“深圳速度”的项目,既压力十足,又动力满满。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局“创新发展年”工作部署、推进集团公司(局)高质量发展、保障生产经营工作平稳开展、积极应对建筑业下行、大宗材料涨价及债权回收与债务支付问题,进一步加强与材料供应商、劳务分包单位的合作沟通,建立互惠互利、相互支持的良好合作关系,2021年10月4日中煤江南(广东局)在广州召开2021年供应商大会,中煤江南(广东局)董事长(局长)武岳彪、纪委书记唐朝彬、总会计师夏闯、52家供应商代表、中煤江南(广东局)直属各单位行政负责人、纪律检查室主任、规划经营部、资产财务部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总局2021年地质技术培训暨第四届地质技能竞赛于9月23日-26日在杭州举办,技能竞赛分为理论知识、岩芯编录、野外实操(实测剖面和信手剖面)考试三个部分。中煤江南(广东局)选派杨忠亮、罗小平、蔡杏兰参加本次竞赛,取得了团体成绩第二名、个人成绩第二名(杨忠亮)、第九名(罗小平)的优异成绩。
9月18日,由总局科技地质部主办、广东局承办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研讨会”在广州成功召开。会议就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地热资源及地热能推广应用中遇到的问题、障碍、清洁能源的安全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会上,广东局202队汇报了地热资源勘查项目地质调查、物探工作情况和初步成果。与会专家围绕该项目地层分布
大部分队员来自各项目部的职工,为主题的职工篮球赛,让节日期间仍坚守岗位的项目一线职工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氛围,28名参赛队员中,让职工切实感受到了来自分公司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