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我国计划2015年实施海域“可燃冰”钻探工程

发布时间:2014-07-31 09:07:01浏览:1207

  7月29日,第八届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几年,中国将继续加强海域和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评价,开展水合物成藏理论、探测技术、环境效应和试开采技术等研发,计划于2015年在中国海域实施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的钻探工程,这将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与开发的进程。

  本届大会以“机遇与挑战——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与利用”为主题,就天然气水合物调查技术、成藏理论、探测技术、环境效应和试开采技术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展示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大会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中国科学院主办,是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举办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共收到620多篇论文。在4天时间里,大会将安排1个主旨演讲、5个大会报告和3个平行专题、112个口头报告。此外,根据国际科学委员会的建议,主办方还资助了来自新加坡、加拿大、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10位优秀学生参加大会。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和勘探开发工作,专门设立了有关项目,增加投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天然气水合物基础调查,通过系统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生物等综合调查评价,初步圈定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远景区,并于2007年在中国南海北部首次钻探获得实物样品,于2009年在陆域永久冻土区祁连山钻探获得实物样品,随后于2013年在南海北部陆坡再次钻探获得新类型的水合物实物样品,发现高饱和度水合物层,同年在陆域祁连山冻土区再次钻探获得水合物实物样品。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两年来,国际上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试验取得了较大进展。2012年2月~4月,美国能源部与康菲石油公司、日本国家石油天然气和金属公司等合作,在阿拉斯加北坡冻土区运用二氧化碳与甲烷水合物置换方式,试验开采获得成功,在实现开采甲烷的同时有效封存了二氧化碳。2013年3月12日,日本在南海海槽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试采,首次在海域水合物中开采出甲烷,6天累计产量13万立方米,成为全球首个掌握海底水合物开采技术的国家。这些试验给人类利用天然气水合物带来了曙光。


上一篇:煤制油气两大产业政策即将落地 煤企将成最大受益者 下一篇: 新疆准东六大煤炭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通过论证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隐私与安全 | 企业清欠账款投诉 | 举报邮箱与电话 | 国资央企违反八项规定举报 | 防范打击假冒国企举报电话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40号东方金融大厦1002-1012 电话:020-29103788 传真:020-29103789 版权所有02012 中煤江南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煤炭地质局)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2335号 粤ICP备11081852号    粤ICP备150243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