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2013年我国矿企境外投资额同比降45%

发布时间:2014-01-02 21:21:57浏览:1788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经济论坛上,中国矿业联合会秘书长陈先达在题为《2013年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报告》中指出,不包括石油,2013年中国企业境外固体矿产投资项目122例,同比减少22.78%;投资额也同比下降了45%,仅为49.11亿美元。其中,我国境外投资近一半资金用在了并购项目上;境外矿业投资的矿种主要为铜、煤炭、金和铁。
  据国家发改委预测,到2020年,我国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可供储量的保障程度,除稀土资源保障程度为100%外,其余均大幅度下降,其中铁矿石为35%、铜为27.4%、铝土矿为27.1%、铅为33.7%、锌为38.2%、金为8.1%、钾盐远远供不应求。在此背景下,我国矿业企业近几年在积极并购整合境外矿产资源。不过,陈先达表示,中国企业国际化运作经验不足,导致项目整体进展不顺利。同时,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矿产资源丰富的非洲国家对外商投资采矿业提出更多附加条件。
  “中国企业境外矿业投资存在盲目性,部分中国企业以国内标准衡量国外矿产资源价值,导致呆矿的出现。另外,大量跨行业、跨矿种的企业介入境外矿业投资,在技术能力和行业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加之部分金融机构缺乏专业性,导致对市场行情预判及投资风险考虑不到位等问题。”陈先达说。
  这就使得我国境外矿业投资面临可持续发展的考验。报告称,一些中国企业在部分国家矿业投资的投机性强,中小型矿山开发比例过高,不规范、低层次的矿业开发容易引发境外对立情绪。此外,一些拥有大型项目企业对社区发展和信息透明度的重视不够,容易引发与当地社区的误解和矛盾,造成人员财产损失。
  此前,中国矿业联合会曾发布数据称,中国矿企海外投资并购案中,有约80%的失败案例。对此,陈先达坦言,从数字上表现确实是这样。然而,由于矿业投资周期长、规模大,因此失败的投资案例中多年之后也会有成功的。


上一篇:广东超额完成找矿突破战略行动3年目标 下一篇: 国土资源部信息化建设瞄准“国土云”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隐私与安全 | 企业清欠账款投诉 | 举报邮箱与电话 | 国资央企违反八项规定举报 | 防范打击假冒国企举报电话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40号东方金融大厦1002-1012 电话:020-29103788 传真:020-29103789 版权所有02012 中煤江南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煤炭地质局)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2335号 粤ICP备11081852号    粤ICP备150243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