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有色地勘行业达成共识 民生地质发展前景广阔

发布时间:2017-10-30 11:00:58浏览:964

  10月22~24日,全国有色金属行业民生地质勘察成果交流暨分会第四次会员大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单位、科研院所、矿山企业的近200名代表在开展深入交流后达成共识——民生地质未来的发展前景无可限量。
  会上,与会代表围绕民生地质发展现状与前景,展开了热议。大家的交流情况表明,自矿产勘查投入锐减后,有色地勘系统逐年加大民生地质工作力度,特别是自2015年第一届民生地质工作成果交流会后,全系统无论是在民生地质工作思路、市场拓展,还是方法技术的研发上,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形成了“下山(由矿产勘查为主转为民生地质为主)进城(全面支持城市规划和管理)”、市场需求至上(市场需要什么自己就要做什么)等思路。
  在这一思路引领下,各有色地勘单位民生地质工作收入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逐年提高;在市场拓展上,民生地质工作已由当初高度依赖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找水打井等,广泛拓展至特色农业、林业、生态旅游、数字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地学科普等多个领域,市场开拓思路也从当初的单个项目经营型发展为产业链经营型。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通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的实施,在为承德市特色农业规划提供新思路的同时,还获得了地方政府对其地质科普特色小镇建设思路的积极支持。
  华东有色依托围垦盐碱土地治理项目,发展出了海水稻、药用牡丹等新产业;在方法技术的研发上,有色地勘单位积极开发地质、物探、化探等方法技术的民生化应用,同时适应民生地质工作的特殊要求进行新方法、技术的研发,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出小型高精度检波器,既可用于地灾隐患点的变形监测,还可用于民用水、气管线渗漏的检测。
  绿岩生态开发的类壤土基质技术,在重塑土层结构的同时,还让土层每年以3%~6%速度增厚,在环境治理模式上实现了由修复到恢复的转变。用植物隔离技术进行河道、水沟边坡治理,将单一的工程修复模式丰富为工程、生态相结合的综合修复模式,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还增加了治理工程对环境的净化功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与会代表们在讨论中一致表示,在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决策的过程中,地质专业技术将提供可靠的支撑。民生地质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会议期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地质矿产分会召开第四次会员大会,经过民主程序选举产生了地质矿产分会新一届理事会领导班子。

 

 


上一篇:专家热议十九大报告涉土要点 下一篇: 中国地热发展进入“新时代” 未来我国地热领域投资将达30亿元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隐私与安全 | 企业清欠账款投诉 | 举报邮箱与电话 | 国资央企违反八项规定举报 | 防范打击假冒国企举报电话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40号东方金融大厦1002-1012 电话:020-29103788 传真:020-29103789 版权所有02012 中煤江南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煤炭地质局)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2335号 粤ICP备11081852号    粤ICP备15024347号